開啟輔助訪問
 找回密碼
 立即加入

「炸彈低壓」簡述

簽到天數: 3733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2012-4-10 01:21 | 顯示全部樓層
學界最早使用這個名稱的是美國MIT的Frederick Sanders教授,據他說,二戰期間有些船在北大西洋遇到突然而來的強烈風暴而沉沒,當時就有氣象人員稱那種快速增強的風暴為「炸彈」。
1980年,Sanders和他的學生有系統的整理快速增強的中緯度低壓系統,以60度緯度為標準,大約訂定24小時氣壓降低24百帕為「快速」發展的門檻,並直接在論文中稱此類低壓為「炸彈」。
之後,在1990年代,美國東北部又正好連續受到幾個快速發展的強烈中緯度氣旋的侵襲,許多學者沿用炸彈的概念,稱這種快速發展的過程為「爆炸性旋生」,一時之間「炸彈」和「爆炸性旋生」就成為學界和媒體的流行名詞。
後來這個概念也被用到熱帶氣旋的統計上。但是,在幾年的熱潮之後,學者似乎發現,炸彈或爆炸性旋生其實也沒那麼特別,有人認為學術研究不宜使用那麼花俏的名詞,這股熱潮才慢慢淡去!

它的前身....Halloween Storm of 1991,是不是颶風,那還有爭議,因為後來的研究發現,其實還有不少類似個案,美國東北風暴發展到最後,中心都會有類似熱帶氣旋的特徵,但是他的北側鋒面結構還存在。
Unnamedpkvis.gif

資料來源:鄭明典主任臉書整理。

開梅言:無論它是什麼,但看起來颱風眼清晰可見,螺旋性亦明顯,怎麼看都像颱風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快速回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本平台僅供學術討論之用,預報應以氣象局為準

威普網站虛擬主機贊助公司

臺灣第一個天氣類型社群平台 即時天氣資訊、精準颱風動態

線上客服
FB傳送訊息
廣告行銷
精準行銷 物超所值
官方粉專
發佈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