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輔助訪問
 找回密碼
 立即加入

暴風雪突襲引發「雪盲」效應!

簽到天數: 1199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Rottweiler|2013-12-19 01:3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Rottweiler 於 2013-12-19 14:57 編輯

全球氣候異常 新加坡出現七月雪!2007


【大紀元7月31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近來全球氣候異常,歐洲多國氣溫升高到攝氏40度,熱浪造成多人死亡,英國則慘遭豪雨水災肆虐,現在連亞洲的新加坡都出現七月雪的反常天氣。
新加坡接近赤道,向來四季如夏,近日連日降雨,而且從上週五開始就豪雨不斷;日前在雨中竟然夾雜著雪花,讓居民驚訝不已。
當地媒體報導,這個雨中飄雪的奇景大約持續了十分鐘,隨後雨勢減弱,雪花也消失。新加坡官員表示,以當地的氣候來說,只有在海拔五千公尺以上的地方才會出現冰雪,因此新加坡出現七月雪確實讓人驚訝。
7/31/2007 1:26:42 PM





其實是冰雹hailstone!!!!


新加坡氣候反常 降下「大雪」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新加坡近日遇上罕見天氣,在連續多日滂沱大雨後,部分地區廿七日竟出
現「雪花紛飛」的景象,令民眾嘖嘖稱奇。大雨並使來往樟宜機場的航班大受
影響,多班客機被迫轉飛其他地點。
  這場「降雪」的奇景約在廿七日下午二時三十分於新加坡白沙地區出現。
白沙一帶的居民看到「飄雪」,紛紛興奮的打電話給當地媒體,描述「雪花」
飄落的情景。
  民眾廖女士打電話給媒體時表示,「雪花」紛飛的時間長達八分鐘,她的
孩子看到時雀躍萬分,大家站在窗邊觀賞。她指出,她是第一次在星加坡看到
「雪景」,當許多居民親眼目睹這場美麗的「奇觀」,屋裡的民眾在窗前靜靜
觀看,欣賞這個從天而降的禮物。戶外的民眾則驚奇的駐足欣賞。四十五歲的
居民王先生表示,他看到這個奇景時,忍不住伸手承接雪花,不料雪花一捧到
手上立即融化。
  新加坡氣象局遙感處長莊或勛表示,民眾看到的白色水結晶,應該是「冰
晶片」,它的形狀與一般雪花非常相似,原本應在嚴寒地區的高樓上才能看見
,在熱帶地區出現可說極為罕見的現象。
  莊或勛表示,水氣上升到高空時,由於天氣非常冷,水氣會在雲裏結成冰
晶,冰晶自天空掉落地面時,本應隨著溫度上升而迅速化作雨水,但因新加坡
過去四十八個小時不斷下雨,導致天氣奇冷,地面溫度僅攝氏廿二度,冰晶來
不及溶化便落到地面,形成下雪般的奇景。
  同時,新加坡自廿六日起狂風暴雨不斷。受到暴雨影響,新加坡多個地方
廿七日出現淹水、樹木傾倒、嚴重塞車、發生多起車禍,以及飛機嚴重拖班等
現象。新加坡氣象局表示,天氣要到廿九日才會轉晴。
  樟宜機場廿七日有超過一成的進出航班受到影響。許多入境航班都改飛新
加坡附近的新山、吉隆坡和峇淡島。廿二個出境航班也出現延誤,直到晚上九
時後才逐漸恢復正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加入

x

點評

真的!其實是冰雹hailstone。  發表於 2013-12-19 12:10
這新聞亂講 這明明就是冰雹哪是什麼雪 雪花最好有這麼大顆 況且這裡近赤道要怎麼下雪 = =  發表於 2013-12-19 07:2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3714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開梅|2013-12-18 19:08 | 顯示全部樓層
越南下雪,大概要在高山地區才較有機會吧1!但看1500公尺的海沷,要下雪還真的極難,況又是在熱帶地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3714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開梅|2013-12-18 19:07 | 顯示全部樓層
越南下雪,大概要在高山地區才較有機會吧1!但看1500公尺的海沷,要下雪還真的極難,況又是在熱帶地區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1199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Rottweiler|2013-12-18 18: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Rottweiler 於 2013-12-18 18:59 編輯


全球暖化?沿海陸地消失?
全球⋯⋯冷化?
進入為期十萬年的「冰河期」?
專家眾說紛紜!









全球暖化
誰是兇手?
   23/10/2013

冰層融化、水位上升⋯⋯這些報道時有所聞,「全球暖化」亦成為國際間關注的大事。在過去一百年,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約0.6度;2007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氣候變遷報告》,指出地球溫度每十年增加攝氏0.2度,此項獲發諾貝爾和平獎的研究敲響了全球暖化的警號。科學家積極研究全球暖化是由人為因素或自然因素所引起,試圖找出誰是危害氣候的元兇;最新發表的評估報告,就直指人類「極度可能」是問題所在。
文:筠  圖:星島圖片庫、iCLIPART.com

能源科技與環境+今日香港

主題: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生活素質
探討問題(按教育局指引)
‧人們的生活方式及社會發展怎樣影響環境和能源的使用?
‧社會大眾、不同的團體和政府,可以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作甚麼回應?
‧哪些方面的生活素質被視為最重要?哪些被視為最急切的需要?甚麼人可作出相關的決定?為甚麼?
‧不同人士或機構能為維持或改善生活素質作出甚麼貢獻?有甚麼障礙?在沒有清除障礙的情況下,哪些群體最受影響?

聯合國報告:人類是全球暖化元兇

2012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進行「二○一三年氣候變化」會議。研究報告摘要指出,人類活動至少有95%的「極大可能」是二十世紀中期以來造成暖化的主因。報告首次明確指出人類活動是全球暖化的罪魁禍首,反映的事實如下:

‧近三十年是北半球在過去一千四百年以來最暖的三十年;
‧北極海冰在夏季縮小的情況在過去一千四百五十年來前所未有;
‧海洋上層(0-700米深)幾乎肯定已經變暖;
‧自十九世紀中期以來,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的速率比過去二千年為高。

預測2100年平均增3.7°C

最新的數據比2007年的報告中所稱的90%和2001年66%的說法都更加明確。IPCC專家估計,全球平均氣溫到本世紀末將上升攝氏0.3至4.8度,海平面亦會上升26至82公分,屆時恐怕會對中國上海、美國舊金山這些臨海城市造成嚴峻威脅。據預測,地球至2100年可能平均增溫攝氏3.7度,而地球和人類負荷的上限只有2度,可見情況相當嚴峻。

人類活動與溫室氣體排放

人類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及人口持續增長,對能源的需求亦不斷增加;自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生產過程以大型機器取代人力,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濫伐森林、開闢土地來作社會發展,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急劇增加(見附表)。隨環保及能源科技提升,歐美溫室氣體排放量已見放緩。目前,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

能源使用是氣候惡化關鍵

世界自然基金會氣候與能源項目負責人Samantha Smith 表示,能源是氣候變化失控的罪魁禍首,燃燒化石燃料導致氣候變化日益嚴重,開採化石能源也增加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相比之下,可再生能源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其生產成本亦會逐漸降低,對環境的影響也較化石能源小。

檢視暖化影響

1、生態環境變化,物種消失
生物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各有不同,部分物種對氣候轉變極其敏感。當海洋吸收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海水變酸令澳洲大堡礁珊瑚「白化」,令依存珊瑚生長的海洋生物減少或絕種。專家估計冰層融化令「非洲屋脊」的乞力馬扎羅山與南美洲亞馬遜河面臨消失。

2、極端氣候增多
氣溫上升加速水分蒸發,增加全球的總降雨量。大氣逐漸累積的溫室氣體,影響降雨規律,讓地球面臨更多熱浪、水災、乾旱等極端氣候現象。海水溫度上升,增加風暴強度,造成更大的破壞。

3、海平面上升:淹浸國家、島嶼
南北兩極冰層融化及海水受熱膨脹,結果海水水位不斷上升。科學家估計溫室氣體排放量以目前速率增加,於2030年海平面將上升約66厘米。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地區,全球約有三分一人口正面對這種威脅,太平洋群島低窪國家波利尼西亞群島居民,已經被逼遷離家園。

全球⋯⋯冷化?

2012年《日內瓦全球科學家聯盟》指出,2007年的氣候報告誇大了全球暖化的程度,指地球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變暖的趨勢,把暖化的原因歸咎於二氧化碳排放是錯誤。冷化支持者直斥全球暖化論者為「誤導」,到底地球正趨向暖化或冷化發展呢?

懷疑論者於2008年提出,地球即將結束相對溫暖的「間冰期」,進入為期十萬年的「冰河期」。他們認為全球暖化並非由溫室氣體造成,而是氣候循環的自然現象。在去年8月美國太空總署的星圖片中可見,北極冰層極速融化,錄得有史以來最小的覆蓋面積,有大片北冰洋露出。

北極冰層擴大

六年前,科學家就全球氣候預測稱,北極冰層將在今年夏天或以前全部消失。先前預計今年夏天全部北極冰層融化,現在的情況是,冰層比去年大幅增大六成,面積足足擴大約238萬平方公里,北極冰層大幅向外擴張(上圖右)。有部分專家提出地球邁向全球冷化的觀點,預計全球冷化狀況將持續十五年或到本世紀中葉。

冷化現象可能持續

全球冷化支持者相信,地球正慢慢步入「迷你冰河時期」。氣象專家指近幾年冬天氣溫創數十年來的新低,原因是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進入冷循環關係,而這只是全球冷化的開始,科學家預告冷化現象有可能持續二十至三十年。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解釋,這是一種地球重整氣候的機制,有關海洋冷暖循環交替的系統。若根據海洋溫度變化「數十年振盪」規律,2007年起北極夏季海冰量增加逾四分一,證明海水溫度進入長達二十至三十年的冰冷期。隨海水進入冰冷期,冰川和海冰大幅減少的情況會停止,全球夏季和冬季氣溫都較過去數年低,這段時間內,全球氣溫上升會暫停,全球暖化情況有可能逆轉。

結論

人類就氣候變遷提出多項解決政策,如替代能源方案、減少碳排放、生態與環境保育政策。姑勿論是全球暖化抑或是全球冷化,永續生活肯定是減慢地球天然資源消耗的理想生活方式。若人類活動持續挑戰地球的忍受力與回復力,相信極端氣候將會讓人們自食惡果。

相關概念:氣候難民(Climate refugee)
全球氣候變化令氣候變得極端異常,某些地區更不斷出現熱浪、乾旱、豪雨、水災、颶風、沙漠化、海水上升淹浸陸地等災害。當地居民因為居住的地方受到天災影響,生命財產備受威脅,因而被逼移居他處,成為「氣候難民」。
聯合國估計全球五十個最低度發展國家中,約有三分一會受到氣候變暖和海水水位上升威脅。預計到2050年,全球至少有二億「氣候難民」。
以南太平洋島國圖瓦盧(Tuvalu)為例,當地面積只有26平方千米,最高地只離海平面不到4米。氣候變化造成海平面上升,一萬二千名島民根本無處可逃,生命備受威脅,土地又被嚴重損壞、生計不保。遊客度假天堂馬爾代夫,亦因海水水位升高的威脅日益嚴峻,國家領導人已開始為三十萬國民另覓棲身之所。
2009年12月15日,來自世界各地氣候難民代表在丹麥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會場內參加「國際氣候聽證會」,呼籲人們正視氣候變化問題。



科學家認誇大全球暖化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即將發表最新的《氣候變遷報告》,英國《每日郵報》獲得三十一頁的報告摘要,發現有IPCC科學家承認,六年前令IPCC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同一報告估計錯誤,誇大了全球暖化的程度。
報告摘要揭發科學家承認電腦數據可能被誇大,舊報告宣稱地球的溫度每十年上升零點二度,但新報告顯示,自一九五一年以來,地球溫度每十年僅上升零點一二度。此外,科學家承認沒有預計到全球暖化放緩,而在計算碳排放的影響時,亦忽略了自然環境變遷的因素。
IPCC自一九九○年起,每六年發表一次氣候變遷報告,即將發表的報告是歷來第五份。有份撰寫報告的牛津大學氣候研究網絡主管艾倫認為,今次發表的報告應為最後一次,因其繁瑣的製作過程「歪曲了科學運作」。


摘自2013916日《星島日報》A22
載自20131023日《星島日報》《S-file通識大全》




北極海浮冰體積增50% 專家:全球暖化未停止...
Nownews 今日新聞 17/12/2013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全球暖化停止!?根據歐洲太空總署(ESA)最新調查報告,北極海繼今年夏季浮冰面積回升後,10月的浮冰體積與2012年比較,發現共增加了50%左右。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據歐洲太空總署(ESA) 監視衞星「CryoSat」傳回的數據顯示,北極海一年前體積的浮冰體積有6千立方公里,而今年10月已增加至9千立方公里。
ESA表示,雖然這是一項好消息,浮冰體積增加了50%,但這只是現況,專家表示以長期趨勢來看,北極浮冰仍是逐漸減少的狀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加入

x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241 天

[LV.8]以壇為家I

krichard2011|2013-12-18 10:52 | 顯示全部樓層
看了這影片個人認為越南Sa Pa 會下雪
好像不算罕見耶...
這影片是2011年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1199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Rottweiler|2013-12-18 01:3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Rottweiler 於 2013-12-18 01:31 編輯


【溫室效應】是地球社會的進化而產生,但科學家仍在爭論太陽活動週期影響地球溫度的程度,以及近來全球暖化趨緩是否正是近來太陽活動減少所致。

太陽活動可能進入「極小期」,將促使地球熱浪、大洪水發生
....... 不會造成冰河時期....
倫敦帝國學院的大氣物理學家 Joanna Haigh 表示:「Mike 或許是對的,太陽的確有可能回到蒙德極小期的狀態,而太陽降溫只會減輕溫室效應而已,不會造成冰河時期。」
不過也有一說是,這次的太陽活動極小期只會稍微減輕溫室效應,卻將在極小期結束後造成更劇烈的暖化現象。.......


太陽活動可能進入「極小期」,將促使地球熱浪、大洪水發生


英國瑞丁大學太空物理學教授 Mike Lockwood 表示:「太陽活動正大幅減低中,且降幅是過去 9,300 年來最劇烈的一次。」Lockwood 與同事估計,太陽約有 25% 的機率將會重演 17 世紀末的蒙德極小期(Maunder Minimum),進入四個世紀以來首次的太陽活動極小期(grand solar minimum)。(《TO》編按:太陽表面活動會週期性的增加或減少,活動最強的時候,就叫太陽活動極大期,減少時叫極小期。)

在極小期時,太陽正常 11 年的活動週期將被打亂,且在那之後數十年將幾乎不會有任何的太陽黑子出現,例如在蒙德極小期發生後,太陽黑子就消失了將近 70 年。今年夏季原本應該要出現比往年更多的太陽黑子才對,但卻沒有出現。



地球會不會變得像電影《明天過後》一樣的極凍世界?

當年蒙德極小期發生時,歐洲正好爆發有史以來最寒冷的冬季,且全球許多地區也出現了不尋常的低溫,宛如一次迷你的冰河時期。

不過,Lockwood 認為,這場新的極小期並不會帶來新的迷你冰河時期。他表示,人類活動對於全球溫度所帶來的影響,早已比太陽活動週期所帶來的影響還要強烈許多。根據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IPCC)的最新研究顯示,全球平均溫度自 1880 年以來已上升了 1.5 ℃,且未來將上升得越來越快。

儘管不會帶來冰河時期,這次的極小期仍有可能會帶來其他影響,例如太陽活動減低將使太陽的噴射氣流減弱,進而造成像 2010 年俄羅斯熱浪或是同年巴基斯坦大洪災等極端的天氣事件。

科學家藉由同位素來研究太陽活動極小期
在過去一萬年以來,就曾發生過 24 次太陽活動極小期。科學家藉由宇宙射線在大氣層中製造的碳 -14 等同位素,來發現這幾次太陽活動極小期發生過的證據。太陽活動會助長太陽風,而太陽風則會將射往地球的宇宙射線反射回去,因此若太陽活動減少,就會偵測到更多的宇宙射線以及同位素。


學界目前也仍眾說紛紜
科學家仍在爭論太陽活動週期影響地球溫度的程度,以及近來全球暖化趨緩是否正是近來太陽活動減少所致。
倫敦帝國學院的大氣物理學家 Joanna Haigh 表示:「Mike 或許是對的,太陽的確有可能回到蒙德極小期的狀態,而太陽降溫只會減輕溫室效應而已,不會造成冰河時期。」
不過也有一說是,這次的太陽活動極小期只會稍微減輕溫室效應,卻將在極小期結束後造成更劇烈的暖化現象。

(資料與圖片來源:Washingtonpost)

Source: techorange.com
http://www.technow.com.h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加入

x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3768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甜心|2013-12-17 19:54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甜心 於 2013-12-18 20:15 編輯

遠因:其實這是地表三千年一次的【迷你冰河期】正在進行當中的一種氣候變化今年不只是冬天冷連南北極的冰山數量都大增所以未來幾年的冬天可能會更為酷寒,另外因為【溫室效應】`同時在惡化當中所以夏天時地表氣溫溫度也將比歷代的小型冰河期的夏季來的要高。

近因:就是本週正在影響我們東亞地區的這波強冷南支槽的部份真的如ktf大大所說的又強又猛,而且也延伸的非常廣泛再加上水氣充足又極為西路走向使得華南一帶跟越國北部都出現非常低的溫度因而觸發那些地區下大雪的情形。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828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魏敬原|2013-12-17 18:36 | 顯示全部樓層
從來沒有下過雪 感覺非常奇特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快速回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本平台僅供學術討論之用,預報應以氣象局為準

威普網站虛擬主機贊助公司

臺灣第一個天氣類型社群平台 即時天氣資訊、精準颱風動態

線上客服
FB傳送訊息
廣告行銷
精準行銷 物超所值
官方粉專
發佈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