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輔助訪問
 找回密碼
 立即加入

水滴魔術-認識霧的成因

簽到天數: 1988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2018-10-18 23:22 | 顯示全部樓層
水滴魔術-認識霧的成因

細小水滴形成霧
當空氣中佈滿細小的小水滴時,就形成霧。小水滴不會這麼容易出現,因為空氣本身會容納小水滴的前身-水蒸氣。溫度不同,空氣能容納的水蒸氣量也不同,溫度越低,能夠容納的水蒸氣也就越少。當水蒸氣量超過空氣能容納的極限時,稱為飽和,此時多餘的水蒸氣就會變成水滴成為我們熟悉的霧

形成霧的方法有二:1.降低溫度,使空氣能容納的水蒸氣變少2.增加水蒸氣的含量,超過空氣所能容納的上限當空氣中充滿懸浮微粒時水蒸氣更容易附著在其上凝結,霧也會更容易形成,而這些懸浮微粒稱為凝結核。

雖然都是霧,但其實形成的原因相當多,接下來將就四種霧來進行說明:

平流霧:暖空氣離開後,逐漸消散
平流霧.png
當一股暖空氣通過比較冷的地面或海面,空氣就會降溫,飽和後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變成所謂的平流霧。

通常輻射霧在太陽出來後就逐漸消失。不同的是,平流霧通常可以維持較久,因為平流霧是藉由暖濕空氣通過較冷的地面或水面所生成的,除非暖濕空氣逐漸減弱或風向改變否則霧不會消散


春天時,金門及馬祖地區經常可以看到平流霧,因為霧久不消散,常常導致機場關閉,飛機航班大亂

輻射霧:常見於冬季春季清晨,日出後消散
輻射霧.png
通常發生在晴朗且無風的冬天晚上尤其在乾冷的冷氣團來襲時最為常見,地面無時無刻都會向天空發射長波輻射散熱,搭配沒有雲的阻擋條件下,散熱更有效率,使地面溫度下降,近地面的空氣所能容納水蒸氣減少而凝結成霧

輻射霧在晚上溫度降低時才會發生當太陽升起之後溫度上升,小水滴又蒸發成水蒸氣,輻射霧就會逐漸消散

山坡霧:平地看像是雲,山上人卻說是霧
山坡霧.png
山區的海拔越高,溫度越低,當一股暖濕空氣沿著山坡向上吹,隨著高度上升,溫度降低,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就形成山坡霧。

通常爬山時遇到的都屬於山坡霧,有趣的是,山腳下的人們看來像是雲,對於在山上的人們而言,卻是讓他們伸手不見五指的霧。

混合霧:冷濕暖濕空氣相遇,水蒸氣瞬間超越極限
混合霧.png
當一股冷濕空氣遇到另一股暖濕空氣時兩股充滿水蒸氣的空氣混合,所含的水蒸氣瞬間變多,令混合後的空氣瞬間超過能夠容納的上限,而達到飽和,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而生成所謂的混合霧

感謝國語日報 科學版協力支持
編輯:賴重祐、黃詣軒
製圖:陳柏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快速回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本平台僅供學術討論之用,預報應以氣象局為準

威普網站虛擬主機贊助公司

臺灣第一個天氣類型社群平台 即時天氣資訊、精準颱風動態

線上客服
FB傳送訊息
廣告行銷
精準行銷 物超所值
官方粉專
發佈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