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輔助訪問
 找回密碼
 立即加入

1411 哈隆 日本四國雨量破千 轉化溫氣

簽到天數: 1989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ben811018|2014-8-4 08:44 | 顯示全部樓層


500hpa的副高短暫連接起來~不過相當脆弱
娜克莉通過朝鮮逐漸轉化為溫低~東移的過程可以觀察是否再度壓迫副高



哈隆西北側有一個割離下來的冷低
這個冷低是否影響南高勢力範圍
進而影響中低層的副高活動
值得觀察






哈隆即將抵達130度~究竟能不能順利北轉呢
今天下午見真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加入

x

點評

ktf
這駛流場的單體,減弱讓位也是遲早的事  發表於 2014-8-4 13:42
ㄎㄎ結果副高完全不堪一擊啊,倒是副高沒有西伸進哈隆東南側,因該會過130E之後才北轉,爺不會差太多就是了  發表於 2014-8-4 13:39
ktf
實際上琉球附近只是在副高邊緣而已,另一點低緯西伸已經過來了  發表於 2014-8-4 13:36
ktf
http://www.kma.go.kr/repositary/image/cht/img/up50_2014080400.png  發表於 2014-8-4 13:34
1300的可見光雲圖看,夏浪已經剛好踩在130E的所謂北轉向點了,接下來即管看看究竟是否如預測般轉北啦,琉球有副高單體,直接穿心北上?很迷茫且抱疑。  發表於 2014-8-4 13:27
200駛流圖顯示琉球群島附近有一副高單存在,娜基莉看來亦沒有扭曲多少現在平直的西風帶,因此正極度懷疑氣象台堅持130轉北,那來的信心呢?  發表於 2014-8-4 13:08
走到130度究竟是不是極限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發表於 2014-8-4 12:38
哈隆正在創造屬於自己的風神定律。。。:)  發表於 2014-8-4 12:10
如果哈隆的結構較為完整些的話 以這走法 琉球群島一帶應該會有不小的災情 天氣惡劣  發表於 2014-8-4 10:56
我一直在想置換可能失敗了  發表於 2014-8-4 09:0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logdog|2014-8-4 12:34 | 顯示全部樓層
可不可以發一張水氣圖來看看  哈隆眼牆破掉 像是乾空氣入侵

點評

ktf
http://www.ssd.noaa.gov/PS/TROP/floaters/11W/imagery/wv0-lalo.gif  發表於 2014-8-4 13:41
論壇有資源 可以自己查找唷 http://twtybbs.com/portal.php?mod=list&catid=20  發表於 2014-8-4 13:41
k大 發個水氣圖上來吧  發表於 2014-8-4 13:34
ktf
颱風北側流出一直不行的,東北側又有冷低幫忙吹東北風,緯度北抬後,自然眼牆被破壞  發表於 2014-8-4 13:00
應該不是乾空氣 眼牆置換過程中 外眼牆會阻斷水氣進入內眼牆 造成內外眼牆間出現一個乾燥區域 而內眼牆就因失去水氣供應而漸漸減弱  發表於 2014-8-4 12:51
ktf
是乾空氣,北側一直吃高層東北風  發表於 2014-8-4 12:47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441 天

[LV.9]以壇為家II

SWW|2014-8-4 14:05 | 顯示全部樓層
終於走到130E了~近幾個小時中心開始出現偏北分量不過好像不怎麼乾脆XD
是否會繼續打臉眾機構呢繼續觀察.....:lo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加入

x

點評

SWW
這個哈隆真的很不乖XD 現在又開始偏西了....  發表於 2014-8-4 21:06
但雲團形態由昨天明顯的東西向,轉為今午較為長扁型,看來暫時東南副高力度較大,惟仍未取得絕對優勢及主導權。  發表於 2014-8-4 18:50
轉北??尚未是時候。東南象限副高西伸,沒錯,但北方副高仍然死不瞑目,更現西伸情況,夏浪夾在中間,短期應以西北緩速行,及後就要看華高能否接管路徑...  發表於 2014-8-4 18:40
這次副高會大幅東退 等下次西伸要很久  發表於 2014-8-4 18:38
blackcat對不起我太激動了><  發表於 2014-8-4 18:36
樓下是不是會錯意了..  發表於 2014-8-4 18:32
唉.真的.對阿.... 來了高雄豈不是又要....................... 支持jason1122334的言論!  詳情 回復 發表於 2014-8-4 18:24
不來台灣不是很好嗎?幹嘛要副高增強?  發表於 2014-8-4 18:04
什麼時候才可以再看到副高重振雄風呢? @@  發表於 2014-8-4 17:26
澆熄風迷熱情  發表於 2014-8-4 16:36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該用戶從未簽到

lous580|2014-8-4 18:24 | 顯示全部樓層
SWW 發表於 2014-8-4 14:05
終於走到130E了~近幾個小時中心開始出現偏北分量不過好像不怎麼乾脆XD
是否會繼續打臉眾機構呢繼續觀察.... ...

唉.真的.對阿....
來了高雄豈不是又要.......................
支持jason1122334的言論!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3756 天

[LV.Master]伴壇終老

甜心|2014-8-4 19:18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甜心 於 2014-8-4 19:53 編輯





1411號颱風哈隆昨天眼牆重置過程是乎發生不順情況強度略減轉中颱,而它北方的西環太平洋高壓這兩天的變化也很詭異最近幾小時是乎已由原先受到東環太平洋高壓擠壓西推逐漸轉變成自我也來真的不段往西延伸故此短時間內臺灣北方海面雲系逐漸短少。

目前西環太平洋高壓北方的潮線低壓帶已經開始有北移現象有要逐漸減弱北縮的的局勢出現目前移動方已經有點向北偏,依目前情況看來本週過後我們這邊可能會受副高逐漸進入增強週期影響回到先前乾旱晴朗的炎熱天氣。

今天的情況ktf到是預測的滿準的副高壓微增強西伸or

jason1122334 基本上多少還是有點影響例如可能使它的路徑比較在往西走一小段或使它吸入一些乾空氣影響發展,不過哈隆颱風是個已經發展相當完整且結構扎實的熱帶氣旋最終要強行突破北上並不是很困難除非東京東南方海面的西環高壓主體明顯西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加入

x

評分

參與人數 1水氣能量 +1 收起 理由
aksh6291 +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12 天

[LV.3]偶爾看看II

ktf|2014-8-4 20:59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tf 於 2014-8-4 21:03 編輯

慢慢學會看環流型態
為什麼機構預測篤定在130E北轉,就是所提的副高從低緯西伸
過去的駛流趨勢明顯,到現在已經直接跑到東南方,這會帶給颱風往東北的方向來移

不過還有北側的擋著所以颱風現在是慢慢的北移,路徑由於放慢有些"短期不規則"很正常
將來就會變成兩著相連後轉為南北向,颱風就會穩定的北走
然後不會發生走得慢然從颱風北側西伸的情況
導引已經由低緯西伸取得主導權

還有駛流暢並不能來看高壓強度,只是看駛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加入

x

評分

參與人數 4水氣能量 +106 收起 理由
喵的爺 + 50 精闢!
black1202 + 21 贊一個!
ben811018 + 25 贊一個!
jason1122334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969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kbty245|2014-8-4 20:59 | 顯示全部樓層
甜心 發表於 2014-8-4 19:18
1411號颱風哈隆昨天眼牆重置過程是乎發生不順情況強度略減轉中颱,而它北方的西環太平洋高壓這兩天的變 ...

基本上北轉是確定的事,根據駛流場,副高已經很明顯西移讓出空間,東方的副高正逐漸塞入哈隆東南方讓哈隆逐漸北抬。哈隆本身的環流也變成南北向,是轉向的前兆,最多就是過130E才北轉,也不會偏西太多。看不出來有甚麼根據會讓哈隆往西北走.....

PS:有人知道哈隆東方那個氣旋是甚麼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加入

x

點評

哈隆開始爆發對流填補漏洞了  發表於 2014-8-4 23:12
喔喔!!  發表於 2014-8-4 21:05
ktf
高空冷心低壓  發表於 2014-8-4 21:04
92W?  發表於 2014-8-4 21:03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簽到天數: 314 天

[LV.8]以壇為家I

JeffAustom|2014-8-5 01:23 | 顯示全部樓層


這颱風真的好強喔
真的"黏"著 130E 往北走
太屌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立即加入

x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快速回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本平台僅供學術討論之用,預報應以氣象局為準

威普網站虛擬主機贊助公司

臺灣第一個天氣類型社群平台 即時天氣資訊、精準颱風動態

線上客服
FB傳送訊息
廣告行銷
精準行銷 物超所值
官方粉專
發佈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